對熱愛配音的人來說,配音不只是清楚唸出台詞就好,確實,清晰的台詞是基本功的一環,但若要成為真正的聲音演員,配音是一場關於情緒、角色、甚至自我探索的表演。對許多熱愛聲音世界的學子來說,技術的提升與心態的修煉是缺一不可的。

八月底,寶雅優聲的三位學員獲得難能可貴的機會,赴海外參加為期五天的聲音特訓營,從技術到心態,全日沉浸式進修,一步步走向更專業的聲音演員之路。

 

【出發】 帶著好奇與不安起飛

出發之前,三位學員懷抱著各自的目標與擔憂:

有人期待與配音夥伴一同前往海外,探索不同教學風格,對兩岸三地配音老師的教學差異充滿好奇;

也有學員坦言內心的不安,擔心表現不如理想;

有的則以「跨出舒適圈」為目標,希望能在陌生的環境中適應挑戰、突破自我,朝「專業角色演繹者」再靠近一些。

無論是好奇、焦慮或自我期許,這些交織的情緒與目標,構成了他們啟程前的航線。

每個人都帶著一份「想變得更好」的初心,在這五天裡,尋求一場技術與心靈的雙重蛻變。

 

【特訓日誌】逐日精華紀錄

 

Day 1: 從無實物表演開感知

首日的課堂以 無實物表演 為開端,要求學員在沒有道具和布景的情況下,用聲音與肢體創造空間與角色。Solo環節中,有學員因無法完整傳達劇情備感挫折,在導師的指導下,領悟到如何加入角色細節擴展觀眾想像。團體即興表演更考驗臨場反應,在短時間內討論主題並配合演出。面對壓力,大家互相補位扶持,完成表演。

 

Day 2:進棚錄音與聲音畫面化

下午進棚錄音,導師在棚內逐組輔導,針對角色給予即時建議,幫助學員熟悉節奏與方向,同時,學員也在練習過程中,熟悉錄音環境,減少緊張感。導師用生動的聲音比喻,如「想像聲音像輕飄的裙擺」或「聲音抱著一團雲」,將抽象聲音具象化,讓學員能「看見聲音」的畫面感。這種方法大大提升學員對聲音的理解與表現力,讓他們感受到聲音的多層次與豐富情感。

 

Day 3:拆句分析與角色內心挖掘

第三天聚焦文本分析,透過拆解動畫台詞,深入挖掘角色的情緒轉折與動機。導師帶學員逐句理解台詞背後的角色心境與情緒的細膩變化。

透過模擬角色狀態、拆解話語結構、設想角色所在環境、心境與動作之間的相互作用,學員得以系統化地訓練自己的聲音敏感度。

 

Day 4:跳脫框架、勇於誇張的角色演繹

第四天的主題是跳脫框架與誇張表演。導師準備了大量動畫片段,鼓勵學員挑戰從平穩到爆發、理性到荒誕的情緒與風格轉換。即使大家全力以赴,導師的示範仍展現出驚人的戲劇張力。一位學員回憶,老師僅以一聲模擬昏倒的氣音,就傳達出角色的生命力與層次感,令人印象深刻。

下午的動畫配音模擬「暴動的校園集會」,學員分飾各種動物與人物,自由發揮創意,設法在一片混亂中做出符合畫面的「合理」聲音。過程充滿挑戰,也極具趣味,讓人難以忘懷。

 

Day 5:回顧、建議與雙角色切換磨練

最後一天上午,導師針對每位學員的聲音特質進行分析,從共鳴、氣息與特質提出具體建議。許多學員坦言過去對自己聲音認識有限,這天的建議讓他們看見聲音的潛力。

下午回到錄音棚,學員分享這天的挑戰之一,是在同一段落中切換兩個風格迥異的角色。這考驗臨場反應、聲線控制與情緒平衡。一些人坦言,在準備時間極短的情況下,容易陷入讀稿式表現;但在導師提醒下,學會如何運用環境物件建立對象感、緩解緊張、專注當下後,逐漸找回穩定與投入。

能否在壓力下保持清晰,在角色切換中維持生命力,是成為成熟配音者的關鍵指標。

 

交流與同伴力量:從陌生到共鳴

特訓過程中,除了課程強度與挑戰,同學間的互動與支持,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
即興表演時,創意碰撞、默契建立,讓大家在演練中看見彼此的風格與潛能。課後大家一起分享技巧、討論角色、交換聲線處理心得,彼此視角互補,深化理解。就連等待錄音的片刻,也成了交流靈感的機會。

一位學員特別提到,課程中「手機被沒收」的設計,讓大家重拾觀察與傾聽的敏銳,也讓交流更真誠。課餘時他們在走廊談角色、在休息區聊感受,這樣真實而專注的學習氛圍,比任何一堂指導都更難忘。

心態的挑戰:從內在出發的突破

在技術層面的成長之外,三位學員共同將「心態調整」列為最深印象之一。在訓練過程中,他們反覆被提醒:穩定自我、專注當下、面對不確定,是成為專業配音者時不可或缺的能力。

一位學員表示,雜念與焦慮是她難以克服的一大障礙。針對這個問題,導師大方分享,即使是資深演員,也可能被情緒波動影響表現,唯有學會自我調整,才能在角色與自己之間達到平衡。

另一位則被導師建議:若要更深入理解角色,可每週剖析至少兩部電影。這方法不是單純擴展素材,而是訓練觀察力、理解角色動機、感受人物心理。對他而言,這正是他多年以來在情感把控上薄弱的關鍵,他覺得這樣的練習方式「非常受用」。

還有學員感嘆,過去常被提醒「多練、多背台詞」,卻忽略了心情與聲音間的關聯。這一次,她真切感受到,專注力的掌握、內心的穩定,比聲音技巧的堆疊還更關鍵。即使面臨角色切換、壓力考驗,若能保持心態清明、專注當下,聲音才有機會真正活起來。

 

從台灣老師的陪伴到溫暖細節

雖然課程在海外進行,幾位來自熟悉地區的老師驚喜現身,為學員帶來親切與安心感。有人回憶,看到熟面孔的當下,彷彿瞬間充電。返國時,老師們傾聽心得、分享點滴,甚至送上小禮物,讓這趟密集特訓在溫暖中劃下句點,也增添了濃濃的人情味。

 

【結語】 五天,成為聲音旅程的轉捩點

五天的特訓,讓三位學員從緊張與懷疑,走向穩定與自信。他們學會了:

 

  • 當技巧、情感與心態同時流動時,角色才真正活起來;
  • 同伴的支持、溝通與觀點交換,是學習進步不可或缺的養分;
  • 穩定的內在,是面對未知、切換角色、保持真實的關鍵條件。

 

這段旅程不是結束,而是聲音之路的新起點。

回到熟悉的環境後,他們帶著全新的感知與方向,繼續走在探索的路上。

對每一位聲音學習者來說,這五天,可能正是一段值得回味、也值得一再啟程的起點。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